服務熱線
86-21-54488867 / 4008202557
NY/T 2668.3-2014 熱帶作物品種試驗技術規程 第3部分: 荔枝
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荔枝(Litchi chinensis Sonn.)的品種比較試驗、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方法。
本標準適用于荔枝品種試驗。
品種比較試驗
觀測記載與鑒定評價
按附錄A的規定執行。
品種區域試驗
按附錄A的規定執行。主要品質指標由品種審定委員會或認可的專業機構進行檢測。以抗性為育種目標的品種,由專業機構進行抗病性、抗蟲性等抗性鑒定。
附錄A (規范性附錄)
荔枝品種試驗觀測項目與記載標準
基本情況的記載內容
凡有關試驗的基本情況,都應詳細記載,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,供分析對比時參考。
試驗地概況
試驗地概況主要包括: 地理位置、地形、坡度、坡向、海拔、土壤類型、土壤pH、土壤養分、基肥及整地情況。
氣象資料的記載內容
記載內容主要包括氣溫、降水量、無霜期、溫度以及災害天氣等。
繁殖情況
嫁接苗: 苗木嫁接時間、嫁接方法、砧木品種、砧木年齡,苗木定植時間、苗木質量等。
高壓苗: 高壓時間、苗木質量、定植時間等。
高接換種: 多頭高接的時間、基砧品種、中間砧品種、高接樹樹齡、株嫁接芽數、嫁接高度等。
田間管理情況
常規管理,包括修剪、疏花正在果、鋤草、灌溉、施肥、病蟲害防治等。
荔枝品種試驗觀測項目和記載標準
觀測項目
觀測項目見表A.1。
鑒定方法
植物學特征
樹形
按 NY/T 1691 的規定執行。
冠幅
每小區選取生長正常的植株大于等于3株,測量植株樹冠東西向、南北向的寬度。結果以平均值表示,精確到0.1m。
樹高
用"冠幅"的樣本,測量植株高度。結果以平均值表示,精確到0.1m。
干周
用"冠幅"的樣本,測量植株主干離地20cm處的粗度。結果以平均值表示,精確到0.1cm。
葉冪層厚
用"冠幅"的樣本,測量植株葉片低處到植株頂端的厚度。結果以平均值表示,精確到0.1m。
其他植物學特征
按 NY/T 2329 的規定執行。
生物學特性
新梢萌發期(梢次)
全樹約50%以上枝梢頂芽生長至約2cm時的日期為新梢萌發期,表示方法為"年月日"。一年中新梢萌發的次數,為梢次。
生理落果期
謝花后、幼果大量自然脫落的時期。表示方法為"年月日"。
果實整齊度
果實成熟時,果穗中果實形狀和大小的差異程度。以"差、中、好"三個級別來描述。
果穗重
果實成熟時,果穗的重量。單位為克(g)。
其他
按 NY/T 2329 的規定執行。
果實性狀
焦核率
果實成熟時,選取樹冠不同部位有代表性果穗5穗以上,統計每個果穗上果粒數和焦核種子數,計算焦核率。結果以百分率(%)表示,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。
可滴定酸含量
按 GB/T 12456 的規定執行。
GB/T 12456-2008 食品中總酸的測定
京都電子KEM 電位滴定法自動滴定儀 AT-710B